服务热线:0754 - 88943210
2024年汕头春季网络招聘会
  • 0

马 可 无 用

koyojeans 发表于 2007-3-16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69 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

x
受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Didier Grumbach力邀,马可的“无用”品牌在2007年2月25日,举办了进军巴黎的首次展示,成为继吉芬之后第二位进入巴黎时装周官方发布名录的中国设计师品牌,受邀前来观看的嘉宾约为700多人,包括世界各大媒体及中国所有重要媒体记者。以及时尚界,艺术界,电影界,等各方人士。
法国最大的报纸,“世界报”(Le Monde),在秀后次日,发出Florence Evin的头条评论文章:
  “马可,为永恒的时间性而创作”
  :
  “这一天,被中国的天才设计师马可点亮,她为了回到生命源头而创作。
  这是一种异类的声音,这是一位来自别处的天才设计师,中国设计师马可,唤醒了巴黎时装周的第一日,距第一次北京个人发布之后的第12年,她首次来到巴黎,展示自己的作品……
  她的“无用”系列,将我们带到中国南方,那些只有用步行才可到达的偏远乡村,将人们召唤到远古的时间深处。‘失却了土地,农民将无法生存’她说,‘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土地之间,我感觉到了一种紧密依赖的和谐。我试图回溯着过往,那时,生活是如此地简单朴实。我也衷心地愿意,去守护传统手工技艺,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以便尽可能地将传统保存下来。’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些传统手工刺绣,还有通过在阳光下暴晒而装饰过的,或是在沸腾的水中洗煮过的裙装,“我想制作一些无时间性的作品,因为人们己经渐渐遗忘了衣服的真正功用,我不只是来创造时尚的……”

“35岁的中国服装设计师马可,既不爱做秀亦不爱高跟鞋,同时也从来不愿在任何杂志上曝光形象,她游离于为她赢来财富的时尚圈之外。
  她将首次在巴黎展出自己的作品,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与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
  
  她所说的每个字,没有一个字多余,也没有一个字是不假思索的:“无用的创作,对于我,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将只听从心灵的声音”
  发展企业?出口产品?那些对我来说己不再是想要考虑的问题。
  
  她不想要再度回顾昔日经济资本积累的经验,面对着“大批量低价位纺织品工业”,她试图找到另外一条出路,那就是一种哲学。马可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她将向人们介绍她的作品,在秋冬成衣时装秀的框架中,但要注意,她不是来“做秀的”。对她而言,这些所谓的奢侈热闹是老套,空洞,而无真情实感的。她将在巴黎Joyce画廊展出自己的作品,同时要在Stanislas展示一场演出。
  
   “当西方的奢侈品牌在寻找一个巨大的市场时,中国的品牌更急需提升档次,”2e Bureau的Sylvie Grumbach对记者这样说,她是马可此次巴黎活动的公关代理。
  “而创造“无用”这个品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天才的营销手段呢?
  在当下,抄袭成风,世界大同的时尚里,这样的做法,反而可能是更聪明的吧?”
  因为她从一开始,就己实现了一个创作者能够达到的最高理想,“我所做的是现代艺术,每件都是孤本,至于美与不美并不重要的,”而这样的说法,应该会让所有的创作者心羡妒忌不己吧。
  换言之,这个中国女人,一下子就跑到所有人的前面去了。
  
  而马可说:“时尚是一种不得不时时变化的商业系统,为了赚钱或为了不丢掉自己的企业,必需要遵守规则,但我现在己经不在那个阶段了……”
文章的最后,马可说:
  “在巴黎,我将不会用“走台”或者“做秀”来展示我的作品。我对那些感觉很糟糕。”
  
  而法国Vogue三月刊杂志也在马可展示发布之前以两页版面进行了长篇报道,并且透露:
  “……我们很幸运地不必远赴中国,就可以在Joyce画廊欣赏到艺术家马可的服装雕塑作品



马可档案

  姓名:马可      籍贯:吉林长春

  发展历程:1992年,从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南下广东后,曾在中外合资的服装设计公司担任设计师。1994年,作品《秦佣》获得第二届“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金奖,1995年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个人服装发布会,并获得“中国十佳设计师”称号。1996年在广州创建“例外”,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品牌,十年间发展成为国内最知名的服装品牌之一。1999年赴巴黎参加“巴黎中国文化周”表演。

  艺术派·马可

  她不顾潮流,也不关注流行趋势,只做自己的创意设计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2007-3-16 09:4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中国原创新势力  2006年10月1日,中国服装设计师谢峰登上了巴黎时装周的舞台,为国际时装界带去了一场中国品牌吉芬(JEFEN)的专场发布会。尽管以前有中国设计师以文化交流的形式在法国及欧洲举行过时装发布,但谢峰的这次专场发布是中国设计师被巴黎时装周首次正式接纳。就像参加奥运会,以前只是参加表演赛,这次是进入了正式比赛。这就标志着一个历史性时刻的来临。
  2007年2月底,谢峰将再次亮相巴黎时装周。而这一次,中国服装品牌“例外”的设计总监马可也将为巴黎时装周带去“无用”时装专场发布。
  2007年2月底3月初,中国设计师杨紫明以休闲男装进入纽约时装周……
  ●声音●
  谁说中国人就会抄袭
  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赵倩说得好:抄袭并不是中国特色!
  采访过巴黎时装周的记者形象地描述,有些发布会刚一结束,就有各国的“扒版高手”在会场门口凭记忆画草图,连看照片的环节都省了,几小时后服装样图就传到世界各地的服装公司,立刻可以投产。
  抄袭、扒版,全世界范围都存在,在服装业是不可能杜绝的。
  可为什么偏偏谴责中国服装业的抄袭之声不绝于耳呢?
  这个事情得从正反两面来看。一来我们的确有抄袭的积垢,曾有服装企业老板大发感慨:宁愿花钱找个好的制版师,也不愿花钱请设计师。当然,那是初级阶段的产物,那时候,中国服装业相对于国际时装业只是一个小学生,模仿、复制是必经之路,就像学画都得从临摹大师作品开始。但如今,这个小学生已经成长起来,并且越来越强大。目前中国的服装制造业之强大,有人戏谑的比喻,全世界十件国际品牌的衣服,有八件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贴上了国际品牌的标签。
  而且大环境也在变,时装品牌从本质上讲,是富足经济的产物。
  如今,这个学生成长起来后,就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体现自己的设计和创造力,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也就是说,他有能力向老师叫板了。
  老师基于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恐慌心理,不免揪着这个野心勃勃、来势汹汹的学生的老毛病不放。
  计文波在米兰时装周的表现,意大利媒体和业界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而不是COPY来的。
  这样的溢美之词让人颇有些尴尬,就好比说:你这顶帽子不错,它不是偷来的!
  中国设计师,中国品牌,要摆脱这种略带贬义的赞美,就得多多表达创意、快快建立风格。
  就像学画画,从形的模仿到神的超越,这才算是出师了!
2007-3-16 09:50: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河畔 |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3, Hepan.com Cloud.    Powered by hepan.com Discuz!X3.4    粤B2-20080418 粤ICP备111038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4-88943210 举报邮箱:help@hepan.com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00号

GMT+8, 2024-5-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