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4 - 88943210
  • 0

[转帖]正手发球技术

LOY 发表于 2008-2-20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23 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

x
向王励勤、马林学习正手发球



要点1 击球前观察对手的动向 提高发球抢攻的成功率

初级水平的选手发球时,为了防止触球击空,从抛球至触球都必须盯住运动中的球。对于已经完全掌握了发球节奏感的选手,就不能自始至终光盯着球了,在击球前的一瞬间,要用眼睛余光注意对手的动向。
发球前先观察好对手的动向,如果对方已经开始步法移动,可以把球发到对方跑动的相反方向;即使无法改变发球线路,也可以从对方的动作中预测其接发球的方式和线路。掌握这个技巧,是提高发球抢攻成功率的秘诀。
                                                       
                                                       

要点2击球瞬间身体重心下压 将引拍产生的力量集中起来

正手发球时,有很多选手发不出旋转,因为他们大多是像“棍子”般站着做动作的。这种“棍子”般状态下发出去的球,很难把全身的力量集中起来,而且挥拍动作也不容易稳定。
所以,为了发出具有威力的正手发球,在接触球的瞬间,动作紧凑,身体重心略微下沉十分重要。像王励勤、马林这样最大限度地引拍、触球时收紧身体、动作紧凑,把引拍时产生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瞬间。这样合理、流畅的动作会增加正手发球的威力。
                                                       
                                                       

要点3肘部后拉,加快挥拍的速度

正手发球时,以肘部为支点挥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将肘部固定起来。
王励勤的正手发球,在以肘部为支点,用前臂和手腕挥拍的同时,接触球的瞬间,肘部后拉。这样的肘部动作,使挥拍动作流畅,加快了接触球时的挥拍速度。而且,通过灵活运用肘部,还能够完成各种不同的挥拍动作,增加发球的变化。
很多选手因为肘部过于固定而使“发球没有威胁”,不妨考虑在肘部的运用上下点功夫。
                                                       
                                                       

要点4发球后,提高重心准备下一扳回球

现代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以摆短为主。因此,如果发球者在发球之后的身体重心偏低的话,在第三板处理台内球时,会出现步法起动缓慢的可能。
所以,发球者在发球之后将重心提高一些非常重要:发球后,臀部稍稍往上抬,但是不能完全把腰挺直了。在保证能够快速移动步法的基础上,确定重心的高度。
                                                       

要点5根据第三板的进攻方式 调整发球后的还原位置

右手握拍选手在发球后准备正手抢攻时,要偏向侧身位还原;准备两面抢攻时,通常会往中路还原。很多选手也会根据自己发球的线路、旋转来预测对方的接发球,由此决定还原位置。比如:发对方的正手位短球之后,为了防备对方回球到自己的正手位大角度,还原位置就要往正手位稍靠一点;发对方反手位长球之后,还原到自己的反手位并稍稍退台半步准备回球。要根据不同的状况,灵活地作好发球抢攻的准备。
                                                       

要点6 在发球动作上下功夫 使对手难以判断发球的旋转

发球者为了使对方难以判断发球旋转,在接触球之后的动作中,拍形变化起着很大的作用。你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迷惑对方的发球技巧:击球后球拍向上移动、击球后球拍向前移动、击球后球拍基本不动等等。
接触球之后,每个选手都会做出不同的假动作来迷惑对方。顶级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点:肘部很灵活。击球后的一瞬间,要想大幅度地改变拍形的话,肘部向各个不同方向的动作最具效果。但是,假动作也不能做得过分的大。要在不妨碍下一板球衔接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发球后变化拍形的技巧。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sf
嗯, 不错,讲解得很详细,而且配有图解
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em04]
2008-2-22 12:10: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河畔 |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3, Hepan.com Cloud.    Powered by hepan.com Discuz!X3.4    粤B2-20080418 粤ICP备111038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4-88943210 举报邮箱:help@hepan.com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00号

GMT+8, 2024-6-4 17:50